壹玖实业有限公司

“为发烧而生”的小米,原来是靠这十条黄金法则生存经营的!

越研究小米,越认为中国企业必须向小米学习。

企业难免生或死,小米也可能短期内盛极而衰——即便如此,小米也是倒在组织问题上,绝不会是营销问题上;即便如此,小米的营销也值得学,尤其是小米的十条黄金法则值得我们深度学习研究。

一.衣不如新、人不如旧

古语说衣不如新、人不如旧,这种团队组建用人的策略很适合创业期和快速增长期团队。

打开手机翻通讯录找人,找老朋友,跟老哥们一起来创业,都知根知底,也不用太多磨合,拿起枪杆子就开打,直接名了简单实用。

二.一定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

今天当所有人把鸡蛋放在不同篮子里面的时候,我们就放在一个篮子里面。

这是是联网时代的共性,互联网公司的“爆品”策略,单品爆款当然有风险,做不好你就满盘皆输,这就逼着你自己,逼着你的团队,卯足所有的劲,把产品做到最好;一个极致好产品的威力,胜过一百个“还可以”的产品。让用户尖叫的产品才是王道。

三.以用户为中心,不是以公司为中心,把用户当朋友

假如你心里没有上帝,却口口声声说“把用户当上帝”,岂不是忽悠?小米处理用户关系,就是回归常人常理,把用户当朋友就好。

我要卖产品给朋友,必然质量过硬,忽悠一次,朋友就做不成了;另外,产品是有成本的,我可以少赚一点,便宜卖你,但总不能亏本,否则我就活不下去了,作为朋友,你不能这么对我。

四.注重“品牌的热度” 持续的热度很重要

“品牌知名度”,“品牌美誉度”? no,“品牌热度”!

一边有人夸你粉你,一边有人骂你甚至黑你,都没关系,这都是品牌热度。你要互联网化,先要有颗大心脏。没有什么能比用户都懒得骂你更悲催了。

五.高度聚焦:产品聚焦 用户聚焦 品质聚焦 

今天如果你光看产品,就会得出小米百货甚至小米杂货铺的结论。其实聚焦不仅有产品聚焦,还有用户聚焦:小米早期聚焦的是17-35岁的用户,现在用户群拓宽到“注重品质的大多数”,依旧是聚焦的。

会看这些的热点产品品类往往各领风骚三五年,今年流行电脑,后年流行智能手机,只有建立在有规模的特定用户群基础上,才能不断挖掘用户的新需求,也才有持续的生意做。企业才有机会获得持续发展。

六.建立自己的粉丝,从100个开始

想一想,你手头有了海量的用户,那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?好比我们做出一盘菜,端到自家客厅,有两三亿用户等着呢,一定是一抢而空,又端出一个菜,结果又是一抢而空,然后你就会被骂成饥饿营销和耍猴,这是幸福的烦恼。哈哈

只有产品为王,用户为王,才能干掉以前的广告为王,渠道为王的打法。如果你没有大量的用户积累,那么就很尴尬,只能是每次上新品的时候都拿着大喇叭到大街上逢人就吆喝,那样子成本很高,效率很低;等你广告费一撤,一下子就剩下孤零零的自己

七.渡人就是渡己,越开放越安全。我不但扶你上马还不添乱。

今天小米对于生态链企业的做法,就是扶上马送一程,帮忙还不添乱。

你只要打好基本盘的基础就可以,我们鼓励小米生态链企业做自己的品牌。你可以用小米的渠道,还可以拓展自己的渠道。这样子资源分配就解决了。

八.追求价值最大化,合作共赢

利他即利己,互为价值放大器。赋能是双向的,你给他提供帮助,他也一定回报你,他会让你的系统更强大。

生态链企业早期凭借小米积累迅速做到一定规模,也会对整个系统作出自己的贡献,比如导入新的用户群,不少生态链企业做的产品三分之一是苹果用户,三分之一是其他安卓手机用户,剩下的三分之一才是小米手机用户。

九.让智力拥有方来控股

以前大家做公司拼的是资源和钱,这个时候用控股模式,逻辑上是对的;但是未来的公司必然是靠团队和智力。谁有团队谁有核心技术一定是绝对主导。

所以说可能你是资源和资本的拥有方,要控股未必就是对的,应该让智力拥有方来控股。

十.巧劲笨功夫

小米“从0到1、从1到n”的经验就是:观上找到风口找对赛道;中观上盘点核心资产,用核心资产赋能创业者,迅速做大经营规模;微观上打好基础,做好产品经营好用户,不过也要下笨功夫,这样商业模式才跑得通。

总结

小米就是通过这十条黄金法则,打造了小米手机这个爆款,实现单品突破,而单品突破,是市场启动和成长阶段的一种战术策略。

但这并不意味着只卖一个单品,而是前期聚焦资源,重点宣传推荐一个单品,依靠这个单品的畅销,打击竞品,带动上下线产品走量形成互补,因此在设计推广产品时更需要完整、科学的产品结构组合。

合理的做法是先单品突破,逐步丰富产品,然后形成产品结构群。只有形成完整产品结构群的品牌,市场抗风险能力才强,才能支撑品牌立于不败之地。